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专业 - 正文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及其专业简介
来源:贵州大学 2008-5-5 15:20:29 【字体:小 大】


学院教学楼


学生公寓一角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贵州大学按照新机制和模式举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2001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同年开始招生。20041月获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20056月成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首批16家常务理事单位。20084月成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西南分会副会长单位。

科技学院坚持办学的市场取向,以为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黔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开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学院现设有文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商学、工学4个教学部,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表演(播音与主持)、绘画、艺术设计18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法、经、管、理、工6个学科门类。学院校园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3.15万平方米,图书馆总面积3740平方米,现有藏书逾10万册。校园网与学校连通。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5400余人。有在编教职工54人,其中教师31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18人,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9人。学院面向省内外招生,经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统一录取。学生毕业后授予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本科文凭,符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科技学院作为贵州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试验区和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依托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贵州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办学,凭借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追求“开放性、多样性、创新性、适应性”办学特色,遵循因材施教、严格管理原则,注重收费与服务匹配,现已成为贵州省具有一定办学规模、有较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院。

科技学院的奋斗目标是:力争用5-8年的时间,办成一所拥有60008000名本科学生办学规模,以本科教育为主,办学层次和形式多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好办学条件,整体办学实力居于全国独立学院较高水平,在西部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全日制、综合性、新机制教学型大学。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理财、会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等企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等从事财务、会计工作以及在教学、科研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会计、经济法、税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管理及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实务操作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经济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     

经济学、工商管理

专业方向    

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财务

核心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营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位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工商管理、经济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及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

专业方向

创业管理  企业管理信息化

核心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

学位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原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同时具有在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商务、国际投资等领域从事实际业务工作的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以及国际市场营销、投资经济、网络经济、现代物流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培训,使之具有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方法;

3、了解我国和国际有关的商务法规和政策;

4、至少具备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商务、国际经济合作这三个方向模块中的一个领域方面的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具有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5、能较熟练的掌握英语,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较熟练地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贸易实务;

6、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一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高考数学、外语成绩均在及格分数线上。

专业方向

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网络商务

主干学科

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管理学、国际商法、商贸英语。

学位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金融学专业

培养目标

以金融理论为基础,以外语、数学、计算机应用为手段,以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实践为背景,以市场需求为目的,培养具有团队合作、敬业爱岗素质,具有较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既掌握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金融业务基本操作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资产保全和管理机构、房地产企业、评估类中介机构、政府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金融学、国际经济学以及金融工程、保险、投资理财、房地产金融、投资评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培训,具有在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至少具备银行与金融工程、公司理财、房地产金融、证券与投资这四个方向模块中的一个领域方面的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并具有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有较好的实务操作能力;

6.能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一门外语;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1.一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高等数学、外语成绩均在及格分数线以上(不含及格分)

2.二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获得公共基础必修模块和学院核心课程模块中应修的学分数,文化课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英语成绩不低于70分。

主干学科

经济学    金融学

专业方向

银行与金融工程、公司理财、房地产金融、证券与投资

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金融、财政学、国际贸易、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法、投资学、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发展经济学

学位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管理素质、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具有现代旅游业所需知识结构、业务操作能力以及一定实践经验,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旅游教学部门从事旅游管理、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科学、旅游理论以及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在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旅游业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综合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有关旅游的法规和国家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旅游业发展的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7.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流利的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和写

作能力以及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1.一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所学课程全部及格;身高符合要求:男:1.65以上,女:1.55以上。

2.二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所学课程全部及格,英语在70分以上,面试,择优录取。

主干学科

经济学、管理学

专业方向

饭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与导游方向,商务会展管理方向。

核心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经济学、服务营销学、管理沟通、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

学位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旅游学概论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能力。

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1、 一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①上学期微积分、大学物理达70分以上;

②上学期英语成绩及格;

2、 一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①已经过学期微积分、大学物理达70分以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65分以上;

②已经过学期英语成绩达60分以上;

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方向

软件工程、网络通讯、电子商务

核心课程

计算机导论、模拟电子技术、离散数学、数字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软件文档与标准

学位课程

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受到严格的专业实验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创新能力,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管理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基本要求

要学习现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础理论知识、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学习信息传输与处理的理论知识,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初步设计、开发、调试、维护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学、物理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分析和维护方法;

3. 具有较强的维护、维修及应用通讯设备的能力;

4. 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1. 一年级、二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非本学科(电气信息)类学生要求所学课程全部及格,专业排名前5,并经过面试择优录取。

2. 三年级、四年级学生不得转入本专业。

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方向

1信号检测   2信息处理   3信息传输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微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实验科学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1、 一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非电子信息大类学生要求所学课程全部及格,并经过面试择优录取。

2、 二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非电子信息大类学生要求所学课程全部及格,并经过面试择优录取。

主干学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方向

1、智能仪器、仪表方向   2、自动控制方向    3、图像处理方向

核心课程

模拟电子线路及实验、数字电路及实验、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实验、微机接口技术与实验、近代电子学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学位课程

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 160学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通信和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通信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学习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领域内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1. 一年级、二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非本学科(电气信息)类学生要求所学课程全部及格,专业排名前5,并经过面试择优录取。

2. 三年级、四年级学生不得转入本专业。

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方向

1信号检测   2信号处理   3通信工程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微机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自动信息检测、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事务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了解法学理论基础前沿和法制建设趋势;

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具有运用法律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1、一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①上学期每门课程成绩平均分达70分;

②上学期英语成绩达70分以上;

2.二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①已经过学期每门课程成绩平均分达70分;

②已经过学期英语成绩达70分以上;

③已经选修法学专业在第一学年的课程并合格。

主干学科

法学

核心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宪法、行政法、诉讼法、民法、商法、经济法、

刑法、国际法。

学位课程

民法、刑法、宪法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行政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行政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公共管理、行政学、政治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

3.     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     熟悉党和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政治学   公共管理

专业方向

地方政府管理   政务信息化

核心课程

政治学、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政府公共关系、公共组织与管理、行政法学、公共经济学、市政学、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管理定量分析、非营利组织管理。

学位课程

政治学   管理学   行政管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现代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公共管理基本训练,具备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政治学、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

政治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组织理论、社会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学、电子政务、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部门管理、公共预算与管理、产业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定量分析

专业方向

文化事业管理   教育事业管理

学位课程

政治学   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人文学科基本素质,具有一定文艺理论素质和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较强的阅读能力和提要能力,能在新闻文艺部门、中等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从事相关文字工作的基础型或应用型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掌握人文、社科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文字能力、阅读能力、社交能力和现代办公技能。

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1.一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大学英语及格,原专业课程不及格门数少于2门,高考语文90分以上。

2.二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大学英语及格,原专业课程不及格门数少于2门。

主干学科

汉语言文学

专业方向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

核心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基本原理、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文学欣赏与写作、文书写作、文献检索与管理。

学位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书写作、文献检索与管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素养,系统掌握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熟练掌握采、写、编、评、摄、录等基本技能,通晓我国宣传政策法规,熟悉大众媒体传播的操作实务,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闻、出版、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社会组织从事媒体记者、编辑、公关、文秘及各类商业性传播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掌握较宽广的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系统掌握采、写、编、评、摄、录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有较强的口语传播能力和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社会新闻方向要求系统掌握新闻采写知识、公共关系学、社会学和受众心理学知识,能够胜任社会民生类的新闻采写传播工作;网络新闻方向要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技术,能够胜任网站的设计采编工作;主持人传播方向要求掌握策划学与传播学的基础知识,熟悉口语传播的规律与公关心理学知识,能够胜任主持传播的策划、节目传播市场的开发等工作

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1. 一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文学课程平均80分以上;原专业课程不及格门数少于2门;大学英语及格;

高考语文90分以上。

2. 二年级转专业最低进入要求:

原专业课程不及格门数少于2门;大学英语及格

主干学科

新闻学

专业方向

社会新闻   网络新闻   主持人传播

核心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 、普通话训练、 语言学概论、新闻理论、 传播学原理、网络传播概论、 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公共关系学

学位课程

新闻理论、传播学原理、新闻采访与写作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具有扎实英语语言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学位课程考试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

主干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专业方向

国际贸易,英语教育,旅游英语

核心课程

基础英语,阅读技能,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汉互译,语言学概论,论文写作;

学位课程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规定毕业最低学分: 160学分 

 

 

 

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适用方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严格训练,具备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设计的基本能力。旨在培养能在艺术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鉴赏、艺术概论、色彩设计计划、平面构成、立体造型基础、形态创新思维、版面设计、平面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与运用、室内设计表现、公共设施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人机设计、小品设计、服装立体造型设计、形象设计、服装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实践环节:

写生、采风、毕业创作,参加毕业创作展及各级各类设计展、毕业论文答辩。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适用方向:

本专业学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造型艺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艺术创造性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旨在培养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等单位从事教育教学、创作、研究、美术编辑、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专业技法、创作、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速写、艺术鉴赏、艺术概论、电脑美术、影像基础等。

主要实践环节:

写生、采风、毕业创作,参加毕业画展及各级各类展览,毕业论文答辩。

 

 

 

戏剧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及适用方向:

本专业学生较系统的学习表演技能、艺术语言、电影栏目编导制作、舞蹈、音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得到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的系统教育,使学生具备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能力。戏剧表演专业设有表、导演方向,播音与主持方向,模特表演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文艺团体、艺术院校、广播影视等部门从事戏剧表演、导演、电视制作、节目主持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艺术语言基础、表演技能、影视表演创作与理论、话筒前播音、节目主持艺术、导演创作与理论、剧目、舞台(形体)技能、戏剧概论、艺术鉴赏、声乐、中外戏剧史、艺术概论。

主要实践环节:

舞台表演及导演、电视电影表演及导演、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毕业论文答辩。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